国内药企掀贴牌生产热 研发正业岂能废?

日前,复星集团旗下的药业公司与丹麦百年药品研发公司LEO制药签署了合作协议,生产LEO的拳头产品。据了解,成为指定生产商后,该公司在前期能增加逾5000万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业内人士认为,一股OEM(贴牌生产)热正在药企中涌动。   贴牌药企越来越多   某药企负责人介绍说,其实药品贴牌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只不过最近不断有国内药企为跨国药企生产药品的新闻传出,因此才被关注。复兴集团也不是第一家,10月份,上海信谊药厂就宣称,该厂已经立项建造一个符合美国FDA和欧盟CGMP标准的固体制剂生产基地,进行上市欧美市场药品的贴牌生产。而医药行业类似的动向正越来越多的发生。有消息称,三九集团旗下药业公司也开始运作贴牌生产,正在洽谈中的客户为印度最大药品制造商——南新制药广州合资公司,目前仅差合同的细节还没有谈妥。而浙江海正药业、苏州立达已经分别在为美国默克、美国惠氏的药品进行贴牌生产,其他如杭州艾康生物技术公司、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公司、汕头仙乐制药等企业都在向外界推荐自己的生产线,提供贴牌生产服务。   “下游”企业贴牌促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一再出台政策调整药价,药品代理商依靠代理药品来赚取其中差价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加上物流成本难以下降,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源。医药商业企业对市场的动态及趋势都能够较好地把握,许多药品代理商都想自己投资生产,这样的话,投资回报率显然会比单纯销售药品要高得多。九新药业的申劲锋认为,药品委托生产能够存在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GMP改造完成后,一些大型制药企业需要贴牌生产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二是有些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部分药品生产批文,但他们没有生产线,只好选择贴牌生产这种方式;三是不少医药贸易公司看中了某类产品,想向上游生产环节延伸,因为缺乏生产线等因素,只好选择委托有生产线的厂家生产。   发展还要提倡研发   业内人士认为,出于制造成本、运输方便性、节省开发时间等方面的考虑,知名品牌企业一般都愿意找其他厂商贴牌生产。同时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通过优势比较部分药企通过委托加工赚取利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但是,国内药企还是应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药品是仿制药,如果企业全都做贴牌生产,在国际上也就没有地位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药研发中企业唱主角、销售额的15%至20%用于新药研发相比,我国的制药企业仅以2%至5%的销售额用于新药开发,大部分资金都砸到了广告上。   OEM是指贴牌生产。一些著名的品牌商品制造商,常常因为自己的厂房不能达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又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的零件,因此请其他厂商生产,这些厂商就被称为OEM(OriginalE鄄quipmentManufacturer,原始设备生产商)。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城市快报  发布日期:2005-01-25
技术服务与项目合作:(0571)85241075
第三方检测:(0571)85241072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553号(灵溪隧道北口)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2002-2016 www.zjitcm.com.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068号    浙ICP备050572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