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至25日,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绍兴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根及根茎类药材岗位团队主办、浙江省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省内中药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围绕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参会人数近100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当前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和浙江省对于中医药发展的支持与期盼。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国办发〔2022〕5号),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重点任务。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2021年召开了首届全省中药产业发展大会。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将中医药发展放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近年来,我省中药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中药+”新业态快速发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驱动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交流研讨进一步提升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增强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24日晚,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及其青年分委会分别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作了2021年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工作报告和2022年工作具体安排。委员们聚焦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热烈互动探讨,为第二天论坛的召开注入更多的动力与期待。
6月2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雳主持。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邵元昌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给予肯定与期盼,呼吁专家学者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浙江智慧。绍兴市药学会秘书长、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院院长毛威致欢迎辞。
论坛专家报告分享环节由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医学院叶益萍研究员主持。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根及根茎类药材岗位科学家、浙江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志安作“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解读”报告。报告从政策导向、现状问题、试行版贡献以及新版的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新版GAP解读。报告指出,新版GAP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做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浙江省中药人要着眼于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积极把握当前中医药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依靠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突出品牌特色,通过创新驱动中药产业。报告提出了健康中国、中药先行的五点新路径:一是准确把握中药产业发展大势,二是主动抢抓中药产业发展机遇,三是充分发挥中药独特优势作用,四是积极融入健康中药发展大局,五是创新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新版GAP,王志安秘书长重点梳理了生产-应用-直接监管和交叉监管板块的职能拓普关系,详细对比和厘清了GAP在药材质量控制上对关键生产环节的联锁监控。报告涉及中药的全产业链规范,信息量大,但解读入微,厘清了GAP中与各环节从业人员的职责和实施要点,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药学院王毅教授聚焦中药材掺杂快速检验技术及质量评价新方法进行了交流。他结合现代中药市场的生产使用情况,介绍了中药材质量常用的检测方法,并从检测种类、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所需试剂等方面介绍了规范中药产业的中药材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分享了中药材染色掺假的检测思路与技术方法。
论坛第二阶段由王毅副主任委员主持。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药天然药物检验研究所郑成所长、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彭昕教授、浙大城市学院蒋剑平教授等三位专家分别作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在药材鉴别和药效评价中的应用》、《新“浙八味”衢枳壳的研究与开发》的报告。
会议总结环节,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志安强调,针对现代中药产业特点,浙江中药人的工作重点应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围绕问题出发,围绕需求出发,保证中药持续发展;浙江省药学会要做好服务,各个平台之间要相互联结、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确保浙江省持续走在中药创新的前列,打造中药产业的品牌。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景岳堂药业中药配方颗粒智能生产中心、标准化配方煎药制膏服务中心等。通过本次学术盛宴的思想碰撞和实地考察,共同谋划产学研创新驱动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